當地時間2023年9月11日,利比亞德爾納,風暴“丹尼爾”造成洪水肆虐后,災區的破壞情況。 視覺中國 圖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近日在寧夏銀川舉行的防災減災與應對氣候變化圓桌論壇上表示,全球極端天氣災害多發,高溫熱浪、暴雨颶風、旱澇急轉,各項氣象紀錄頻頻被打破,極端事件頻發等成為今年天氣氣候的顯著特征。
該論壇為第六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氣象高質量發展合作論壇的子論壇。來自中國、約旦、毛里塔尼亞、科摩羅等國家的氣象專家齊聚一堂,開展研討,響應聯合國全民早期預警倡議,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極端天氣的事實毋庸置疑
澎湃新聞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頻發的極端災害事件已經引起氣候學家的關注。氣候學家在探索人類活動對洪水、熱浪、干旱、風暴等極端天氣氣候產生的影響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
埃及氣象局辦公室主任穆罕默德?侯賽因?科拉尼?拉什萬說,氣候變化對大氣的影響顯而易見。氣候變化導致埃及氣溫上升,沙塵暴等極端天氣開始在埃及出現。他表示,埃及正在努力完善本國預報預警系統,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恰逢其時。
約旦氣象局局長拉埃德?艾哈邁德?蘇卜希?拉菲德談到,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約旦洪澇、冰雹等氣象災害頻發?!皻夂蜃兓俣燃涌?,每件事都開始變化,影響我們區域。氣象學家正在努力了解氣候究竟發生了什么?!?/p>
氣象科技助力防災減災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高級氣象專家朱馬?賽義德?艾哈邁德?阿爾馬斯卡里認為,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背景下,從天氣預報到影響預報的轉變非常重要,在此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數值預報的發展尤其關鍵。
上海市氣象局局長馮磊介紹說,為應對城市氣象災害,上海市氣象局開發了一款工具箱。當氣象災害發生時,上海市民只需要關注手機,不僅可以獲取天氣預報,還能獲得避險知識等信息?!懊爰墏鞑?、分鐘響應,實現風險響應數字化、智能化?!?/p>
“期待國際用戶的加入,發展共同擁有的工具箱?!瘪T磊說。
預報能力的提升是防災減災的關鍵。數值預報不斷發展,臺風路徑預報誤差也在不斷減小。中國氣象局華南區域數值預報中心主任馮業榮說,將加強“一帶一路”定制化數值預報模式技術:“絲綢之路架起了經濟文化溝通的橋梁,氣象國際合作至關重要,可以共同降低災害風險,完善多災種早期預警服務?!?
毛里塔尼亞國家氣象局局長穆罕默德?馬哈茂德?巴認為,預報預警對生產、生活非常重要,“毛里塔尼亞氣象局將加強關鍵技術領域、創新氣象科技計劃等領域的氣象國際合作,建設完善氣象觀測系統?!?/p>
國際合作助力防災減災
與會專家在推動利用中國風云氣象衛星和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共同開展防災減災和氣候與治理等方面達成共識。
2018年,中國氣象局將風云二號H星西移至東經79°上空,為大部分阿拉伯國家提供氣象數據支持,被稱為“一帶一路星”。風云氣象衛星在宇宙中觀測看不見的大氣,同時觀測看得見的地面系統。沙塵暴的移動、風暴的登陸、植被、海冰、海水溫度、城市熱島……對風云氣象衛星來說,天氣現象和地表特征“盡收眼底”。國際用戶可以通過“風云地球”平臺獲取衛星資料。
目前,全球使用風云氣象衛星數據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129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王勁松呼吁,開展更廣泛的氣象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摩洛哥氣象總局地面觀測系統負責人納比爾?努尼為風云氣象衛星點贊:“風云氣象衛星向阿拉伯國家提供全天候和全天時遙感監測服務,在野火監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彼硎?,摩洛哥遭受干旱困擾,水資源短缺,希望在解決水資源問題方面開展氣象國際合作,完善地面觀測系統設備建設。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不斷發展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能力,在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和全民早期預警倡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颇α_國家民用航空和氣象局副局長麥克哈米?易卜拉欣談到,氣象國際合作能夠取得雙贏的效果。
黎巴嫩氣象局氣象觀測處處長維亞姆?馬哈茂德?科爾達布認為,通過此次交流平臺,了解了很多先進技術,增進了相互了解,“這只是一個開始,希望未來繼續加強氣象國際合作?!?/p>
(原標題:極端天氣頻發,多國氣象專家談防災減災:緊密合作共同應對)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刁凡超 責任編輯:蘇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