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氣候變化》期刊發表了一項由法國氣候與環境科學實驗室主導的研究報告,證實南極出現了極地放大效應,其氣候變暖的速度約為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遠大于以往氣候模型的預測結果。
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全球變暖預計將在極地加劇,導致極地的氣溫升幅比低緯度和中緯度地區更大,這種效應被稱為極地放大效應。觀測顯示,在20世紀,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溫度的三倍。然而,對于南極洲來說,由于觀測時間短和年代際氣候變率大,對變暖幅度的觀測和評估十分有限。研究團隊通過對78處南極冰芯進行采樣,分析南極氣溫歷史數據變化,并與氣候模型和氣象觀測數據分別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南極的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22℃—0.32℃,遠高于此前氣候模型預測的每10年上升0.18℃,進一步證實了南極出現了極地放大效應。
此外,盡管氣候模型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準確評估人為變暖,但其在地方和區域范圍內的表現仍然有限。如果不考慮導致極地放大效應的氣候反饋變化,可能會低估南極人為變暖的程度及其后果。
(作者:李倩?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