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10時20分,在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校正場敦煌場區,無人機接受指令,騰空起飛,抵達任務區域上空,執行星地同步觀測試驗,并完成數據回傳和自動處理,至此,風云衛星無人值守無人機自動定標檢驗系統(以下簡稱“無人機自動定標系統”)完成星地同步自動定標試驗首飛,實現對衛星遙感器的輻射定標精度檢驗。此次試驗的成功,標志我國衛星星地同步定標業務進入新階段。
9月23日,風云衛星無人值守無人機自動定標檢驗系統在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校正敦煌場實現星地同步自動定標試驗首飛。張伊雯 攝影
此次試飛的無人機自動定標系統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牽頭自主設計研發。無人機搭載了高精度地物光譜儀并應用RTK高精度定位技術,可自動實現全流程輻射定標作業,包括無人機航線規劃、衛星軌道預報、氣象條件判斷及無人機自動起飛、觀測、返航、降落、充電、數據回傳、數據處理與結果展示。相比傳統人工觀測,無人機自動定標系統可實現無人值守遠程控制,觀測靈活性強,觀測效率高,可滿足星地同步定標與真實性檢驗業務隨時隨地開展的需要。試驗后期還將開展為期6個月的業務試運行,隨后將正式啟動無人機自動定標探測業務。
“未來,通過無人機開展的星地同步試驗場景將越來越多,我們將通過此次試運行全面打通業務環節,推動業務運行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躍遷。同時,發揮國省遙感技術和人才優勢,共促風云衛星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再上新臺階?!眹倚l星氣象中心主任王勁松表示。
據悉,風云系列氣象衛星主要用于大氣與環境遙感監測,對定量化使用具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開展輻射校正試驗,分析儀器性能變化以及更新在軌輻射定標系數。今年4月16日,風云系列首顆傾斜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云三號G星成功發射;8月3日,風云三號F星成功發射,兩顆在軌測試衛星的輻射定標性能亟需評估。另一方面,風云家族在軌業務運行多年的衛星,儀器定標精度也需要檢驗。在系列需求驅動下,9月中旬以來,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啟動2023年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校正場暨風云三號03批大型試驗外場試驗,在甘肅敦煌、內蒙古錫林浩特兩地國省聯合開展風云衛星輻射校正與真實性校驗,已取得系列成果,將助力提升風云衛星數據質量控制與高質量應用。
?。ㄗ髡撸簭埦?陳林 責任編輯:張明祿)